找到相关内容195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史地考论(三)

    参考本传,而说是阿育王弟(晋译王弟宿大哆,也就是因陀罗的异传)。而锡兰的传说,又那样的富于排他性。所以摩哂陀的有否此人,也大有可疑。原来,摩醯因陀罗在印度的传说中,为锡兰的山名。今举『正法念处经』,与...,来游此国,弘宣正法,流布遗教」。   这些,可以看出印度的佛教界,对于锡兰佛教的摩哂陀,是怎样的漠视与生疏。觉音Buddhaghos!a以前的锡兰佛教,一切在传说中。摩哂陀南传佛教的情形,不为印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63040516.html
  • 从悔过观看佛教文化对宋明理学的影响

    ,应与舍不清净羯磨,应如是作,一心和合僧。  北魏的瞿昙般若流支译《正法念处经》(同上,卷23)讲得更为具体:  云何名悔?云何悔已而得安隐?既生悔已,断不善法。云何生悔?若见他人造作不善,身口意业,...

    刘振东/吴海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94240767.html
  • 佛教与世学(一)

    ”,三千大千世界都是心识所现。心力之大,心念之迅速无有比拟,心的世界较物质世界更为无边无际,所谓“一念三千”,心念一动,三界六道、宇宙之间,任意遨游。《正法念处经.畜生品》云:“心能造作一切业,由心故...世尊责之,罚于世护持正法,不得取涅槃。  据《盂兰盆经》所载,目犍连尊者以天眼通见其母堕在饿鬼道,皮骨相连,日夜苦闷相续,遂以钵盛饭,往饷其母,然其母以恶业受报之故,饭食皆变为火焰。尊者为拯救其母脱离此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43241091.html
  • 宗舜法师:敦煌写卷所揭“弥勒禅”之初探

    作为心、心所之异名。一般分为三种分别,即自性分别、随念分别、计度分别。 凡夫所起的分别,乃由迷妄而生,无法如实悟证真如之理,故称为”虚妄分别“。《正法念处经·生死...

    宗舜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3241824.html
  • 海涛法师:修行笔记(二)

    )  ◎‘虽多闻,若不修行 ,与不闻等。如人说食,终不能饱。’(楞严经)  ◎‘听法功德,出生死中,最为第一。’(正法念处经)  ◎‘佛言:夫行道者,如牛负重,行深泥中虽极疲劳,不敢顾左右;离出淤泥,...佛法的光明之中,洋溢著正法的喜乐!  慈悲与智慧(七)--从心不苦做到身不苦  ◎佛说:‘人生是苦’,这是大家所能深切体会的。佛说:‘人身如病、如痈、如疠’,佛说何等彻底!一切生死众生,是从来不曾离...

    海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24642860.html
  • 教时诤

    大师云。闻持四教也(云云)三集法传中出三阿难闻持三藏。所谓阿难庆持声闻藏。阿难贤持独觉藏。阿难海持菩萨藏。四正法念处经出三阿难闻持三藏。三藏所谓小乘藏杂藏佛藏。阿难同前。金刚仙论阇王忏悔经亦同此说。五六...推。则当前周第二十九主贞定王亮二年甲戌。至今丁巳已始一千六十一年。准三藏教及善见律云。佛何以不度女人。为教法故。正法千年以度女人。减五百岁。制修八敬还满千年。然后像法千年末法万年。五千年来觉三达智。并...

    安然和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60443105.html
  • 达摩禅法《二入四行论》

    曾先后参加过佛陀扇多、般若流支、毗目智仙的译场,担任翻译《无畏德菩萨经》、《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》、《毗耶娑问经》、《奋迅王问经》、《不必定入定入印经》、《一切法高王经》、《第一义法胜经》、《正法念处经》、...

    杨曾文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03443401.html
  • 佛教的科学分析及佛学、科学的比较研究

    秘要经》及《正法念处经》不仅记述了它们的名字,“而且描绘它们的动作形态”,与视身体唯“我”的错觉亦不同。“佛观一勺水,中有八万四千虫”,如今已是普通的常识了。其余例证,不再一一列举。  其次是破斥灵魂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15643487.html
  • 从对传统办学指导思想之反思谈佛教教育的未来

    学术界所重视的中国佛教学者还有林藜光(以文献学方法研究《正法念处经)》)、巴宙(精通梵文与巴利文)和法尊(精通藏文)[6]。然而总的来说,近百年来,无论是教内还是教外,中国杰出的佛教学者并不能算很多,...法性、法住、法界,就是有本然性、安定性、普遍性的正法。这是遍一切处、遍一切时、遍一切法的正法。大而器界,小而微尘,内而身心,一切的一切都契合于正法,不出于正法。”[14]   总而言之,真正的佛法是不受...

    净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5344089.html
  • 众经目录五卷

     右五论后魏世菩提留支译 发菩提心论二卷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。小乘经单本  一百二部四百一十七卷 正法念处经七十卷 后魏世留支译 增壹阿含经五十一卷 前秦建元年昙摩难提译 中阿含经六十卷 ...后秦弘始年罗什译 正法华经十卷 晋太康年竺法护译。  右二经同本异译 楞伽阿跋多罗经四卷 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罗译 入楞伽经十卷 后魏世菩提留支译。  右二经同本异译 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经三卷 大萨遮尼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1545768.html